所謂“溶墨現象”,是指經過復合加工的軟海南包裝印刷品表面局部區域的油墨(通常是白墨)產生了被溶化、移位或消失的現象。本文中,筆者對溶墨現象的多種表現形式,及其產生原因和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總結,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。
與醇溶膠相關的溶墨現象
圖1為采用醇溶膠以溶劑型干式復合工藝加工的醇溶墨印刷品/VMPE結構的復合制品上的溶墨現象。
該產品剛下機時并無異常,溶墨現象發生在熟化處理后。
從圖1(左)來看,發生溶墨現象的范圍比較廣泛;從圖1(右)來看,溶墨現象只發生在白墨層,其他彩色油墨未受影響。
從上述現象分析,發生溶墨現象的原因應是干燥不良,這里既有白墨層干燥不良的原因(印刷干燥不良),也有膠層干燥不良的原因(復合干燥不良)。
對策:強化印刷、復合工序的干燥條件(速度、風量、風溫等)即可。
與酯溶膠相關的溶墨現象
1.油墨拖尾現象
圖2為采用酯溶膠加工的塑/塑結構復合制品上的溶墨現象。
在該產品上,白墨層的后緣有明顯的“拖尾”現象。
復合過程中使用了平滑輥,可能是由于復合加工速度過慢或白墨在酯類溶劑作用下的“復溶性”太好,使白墨被部分溶解,并由平滑輥帶到了印刷品表面原本沒有油墨的區域。
對策:提高復合加工速度。
2.“劃痕”現象
圖3、圖4為另外兩種溶墨現象。如圖3所示,在一部分復合制品上,特別是含VMPET膜的復合制品上,該溶墨現象表現為沿復合制品縱向的“亮線”,與“亮線”相對應的多層油墨全都消失了。
直觀地去看這些“亮線”,會認為這是一種“機械劃傷”,因此也有人稱此現象為“劃痕”現象。
如果圖3所示“亮線”真的是由“機械劃傷”所導致,那么“劃痕”就應該都沿著基材運行的方向(即復合薄膜的縱向)呈現。